【中国新闻出版网】点读笔能否点“字“成金

  外研社点读笔产品“外研通”今年的销售量已达到15万支,销售额同比增长突破70%,成为外研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在外研社北京外研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辉看来,点读笔的市场尚未登顶,目前国内点读笔年销量在380万支左右,年销售额不到20亿元,未来点读笔的市场容量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点读笔已成为外研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业界看来,点读笔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

  从诞生开始,一直有人质疑点读笔是过渡性产品,但是其市场表现可谓超过预期,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点读笔市场一度出现井喷式发展。


 

市场前景无限好

  点读笔自2004年就已在国内出现,尽管从诞生开始,一直有人质疑点读笔是过渡性产品,但是其市场表现可谓超过预期,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点读笔市场一度出现井喷式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点读笔市场的品牌有近100种。

  “点读笔是与纸质书配合进行语言教学最便捷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操作又很简单,只要纸质教材存在,点读笔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李国辉说。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点读笔的成本大概在100元左右,而其售价从近200元到2000元不等,加上要配套购买点读书,其利润空间显而易见。

  良好的市场预期让众多厂商如潮水般涌入,不过总体而言,整个点读笔市场仍处于各自为政的混乱时期。

产业在摸索中前进

  良好的市场预期让众多厂商如潮水般涌入,不过总体而言,整个点读笔市场仍处于各自为政的混乱时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点读笔的品牌众多,与之配套的点读书也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的点读笔主要侧重幼教市场,而在幼儿教育资源方面,多以识字、故事为主,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无论是点读笔的产品研发、还是录音及点读书的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硬件方面,尽管国内点读笔的芯片基本上都是由台湾松瀚统一供应,后者垄断了全球90%的市场,但是通常每家厂商均有自己的码段,无法通用,也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点读笔行业发展的关键是两个端点:笔和书。就笔而言,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关键是要统一标准;对书而言,关键在于出版资源特别是英语教材资源的整合。”李国辉坦言,松瀚提供的仅仅是点读笔基本的软件硬件设计方案,就点读书而言还需要在内容、印刷工艺等方面进行探索,这一点硬件厂商并不擅长;而无论从技术研发、营销到店面都需要成本,一般的出版社不具备相应的图书资源,又不懂技术、缺乏相应的渠道,也“养不活”点读笔这个业务,因此,出版社自己做点读笔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据了解,点读笔厂商与出版社合作多采用版权合作的模式,厂商购买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但点读笔的销量与出版社关系不大,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出版社不太愿意与点读笔厂商合作;也曾有厂商想统一格式标准、整合内容资源,通过在线下载“声音文件”给出版方分成的方式做,终因版权保护无法实现而搁浅。“硬件方内容跟不上,内容方无利不进入。”造成了点读笔产业链的割裂现状。“业界期待统一,但前提是首先要保证内容资源方的利益。”李国辉说。

  目前的点读笔仍处在以“硬件”领跑的阶段,但是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点读笔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在于“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社大有可为。

发展后劲充沛

  尽管目前的点读笔仍处在以“硬件”领跑的阶段,但是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点读笔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在于“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社大有可为。

  “点读笔如果仅定位在幼儿市场,空间必然有限,而要从幼儿覆盖到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内容必须跟得上,出版社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不过,李国辉也指出,点读笔对内容支撑的要求具有特殊性,大多以语言学习为主,这也使得“外研通”在资源上的优势很明显。据介绍,与市面上大多数品牌的点读笔仅针对幼儿阶段相比,凭借其特色内容资源,“外研通”点读笔全部采用外研版图书原声,可配套使用外研社出版的近500种点读书,产品覆盖了从幼儿到成人各个年龄段的市场。李国辉还向记者透露,2012年外研社将重点在教育领域特别是中小学市场进行技术推广,针对欠发达地区英语师资不足的问题,还将免费赠送一批点读笔,通过技术引导英语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