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考英语拟将满分调至100分,北京市教委新政2014年北京市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开设英语课,小升初新政出台一时间,英语教育改革又被推到风口浪尖。近日,2014全国两会拉开帷幕,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等社会民生议题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为此,记者特邀基础英语教育权威专家——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张连仲教授,就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及其所引发的教育人士该如何解决目前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和阐释。

基础英语教育权威专家 张连仲教授
专家访谈:
记者:北京市教委出台的2014年新学年不开始一二年级英语课程新政,从教材编写委员角度如何看待这一政策?是松绑还是加码?
张连仲: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想通过考试改革带动英语教学改革,因为我们的英语教育越来越趋向应试化、畸形化,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还是停留在哑巴英语的水平。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还张不开嘴、听不懂,甚至阅读起来也有困难。而我们认为,上面的说法是片面、惯性思维的结论。《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经过十年改革,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学生听和说和阅读的能力显著提高。其实,外语教育在性质上是人文性与工具型的统一。所以,英语教育不仅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更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对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意义重大。所以我们提倡和努力地方向是进行是有利于中国人与世界交流、合作能力提升的英语教学。
可以说,提升国民素养和国家竞争力是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而英语课程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少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最快时期,他们对外界和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成年人而言,学习外语的心理负担轻,思维活跃,敢于开口,不怕犯错,乐于表现,记忆力好,这都是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
英语教育接受改革,甚至倡导改革。关键是改革的科学性,严谨性。外语教育是系统工程:政策设计、管理体制、 教学实施、评价改革与教师发展需要互相匹配。改革是要讲究从决策到施行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性的。
记者:您认为未来几年是否会对基础英语教育重视程度有所减弱?
张连仲:十几年来的英语教育,我们已经看到了国人英语水平的飞速提高。英语教学不再片面求量,而是看淡一次成绩,看重整体发展。在教材编写,课程设计,考试制度方面求深, 求力的增长。比如,单纯的记背能力不是国学素养,现在的各种青少年英语大赛更重视的是拼读能力。在考试中摒弃了一些陈旧的做法,而是将题型设置地更符合语言应用环境。更加强调语用,已技能为基础,变化与突破形式。
总之,英语教育,是以英语为基础而进行的教育。因此,它关注的中心是从物到人,从静态到动态学习过程,从外部语言到语言学习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因素的作用。理清这个概念,英语教学从教材编写,授课方式,考试形式等等方面,才能真正贯彻新的教育文化:民主、平等、理性。
记者:您认为教育人士该如何面对当前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张连仲:小学的英语教育,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育,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背负者,而是体验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语感,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引起兴趣,提高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语感,得到初步的英语知识、技能和养成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始终提倡的是:小学:见到,碰到,不讲到;初中:用到,讲到,不误导;高中:练到,悟道,不面面俱到。就低年级英语教育来说,具体的说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认为应该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此外,英语教育关注过程和环境,希望成为学生成长经历的正向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从未知到已知,从怀疑到自信,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丰富认知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是英语学习能为学生带来的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体验。
同时,我们十分强调外语教学的创新:充分利用、有效整合、积极开发有利于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资源;因为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就在于:语言的输入遵循真实性、现实性、实用性的原则,因此特别需要新的资源的引入和应用,为学生提供生动语言、真实语境和有意义的语用练习和使用机会。
小学生使用教材配套的点读笔学习英语
记者随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楼前随机采访了10名小学生家长,近七成受访家长表示知道北京市教委出台的这一新政,其中大部分家长表示理解和支持。对于面对这一新政,该如何调整子女基础英语教育学习模式,许多家长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侯先生(男 33岁 孩子5岁):取消英语课或可有更多选择
我认为北京市教委是否出台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的决定,对如何有效教育孩子从小打好英语基础并不冲突,反而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空间对子女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基础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孩子上课并不会真正学到多少东西,反而课下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吸收很多知识元素。
比如我家孩子马上也面临幼升小的问题,其实在没有正式进入小学前,我家孩子已经慢慢接触并养成了学习英语的习惯,我给他买了几套能用英语讲故事的图书,图文结合那种,他从3岁左右就开始阅读,现在对很多单词都了如指掌,不懂的单词点点读笔一点就会发声,而且就因为以后上学用的教材也是外研社出版的,所以我给孩子买的学前教材也是外研社的,用这种教材配套的外研通点读笔一直学到现在,而且我相信即便一二年级不开英语课,孩子也已经储备了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知识,可能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学其他学科。
程女士(女 37岁 孩子7岁):低年级英语课应重视日常会话
与无负担学习的齐齐相比,同样是小一生的小翰则略感到一点点压力。每一周,小翰都要将新学到的英语课文诵读下来,家长会提前将音频文件从网上拷到与教材配套的点读笔里,由于老师每周会挑选诵读优秀的录音放在专门文件夹里,供其他同学学习语音语调,所以为了能够发音标准,小翰每天放学回家还会专门针对语音语调伴随点读笔模仿练习。
小翰的妈妈程女士对一二年级取消英语课持反对态度,英语还是不能少的,但希望低年级的英语课不要太注重单词怎么拼,而是重视日常会话。程女士表示,孩子每个学期会进行英语考试,她希望考核体系能有革新。程女士表示,她每年会带孩子出国一次,一方面带孩子开开眼界,另一方面也让他接触一下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不要学成哑巴英语。程女士也希望学校在英语课改的同时,能在校园辟出英语角,现在每周4课时英语课,外教老师只上一节,希望能增加频次,毕竟让孩子开口讲是现阶段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