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点读” 出版市场的新出路


  今秋,全省500多万中小学生将用上“点读”英语教材

  成都日报:本月24—28日的书博会,盛况空前。在成都市民疯狂抢购低价图书的同时,蕴藏在出版市场内部的一场大变革正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相关人士一语激起千层浪:“到今年秋季,四川将有超过500万的中小学生使用上带点读功能的新英语教材。这样就可以实现点到哪里读到哪里,相当于请了一位纯正的外教。”

  商机?挑战?还是对整个出版市场的新出路?业界无不侧目。其实,在今年这样一个出版界的“改制年”,市场能够决定很多出版单位的生存大计。在被视为传统的旱涝保收领域——教材、教辅市场,一场变革也在悄悄兴起。变则通,从传统纸质书籍的提供者,到出版内容的整合者,出版社的变革带出的是更多的“新出路”。而一条条出版市场的变革之路,正被市场上的新兴阅读习惯一一“点读”所替代……

改制带来的喜与忧

  2010年,被国内出版商们称为“改制年”。据了解,在今年的7月20日前,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的出版社们将全部改为企业,参与到与民营出版商们的竞争中去。

  事业单位一旦进行市场化改革,就意味着以前“旱涝保收”的业务不再稳固,能否保住这些资源甚至拓展空间,就得靠自身的真实实力。同时,民营出版社也面临很大挑战,一旦这些“巨无霸”们的活力被激活,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空前的,这也无疑会给民营出版社带来很大的冲击,实力不济的出版商将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淘汰或者被大集团兼并。可喜的是,进行全行业市场化运做后,整个出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对广大图书消费者来说,将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看到更多优秀的图书。

传统书遭遇大挑战

  转瞬间,这种传统的习惯被“电子书”所改变,它所带来的便捷,特别让喜欢站在潮流顶端的读者们欣喜。那么,对于国内上千家出版社来讲,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呢?记者在本次成都书博会现场,恰巧遇到了国内出版市场排名第三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社(外研社)副社长王芳女士。她表示:“无论阅读习惯和形式如何变化,大众对‘书’的需求始终存在,而这种需求每年还在大幅的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书’不一定专指纸质的书,它还可能是电子书。出版社是内容的整合者,只要自身具备慧眼,选择好的内容和适合出版的内容就能赢得市场。但是,处在目前变革的格局中,我们也需要在出版形式上方便读者,如:电子书等。抓住读者需求,就能使我们自身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新突破才有新出路

  王芳向记者透露:“外研社是外语教材的主要提供者。到今年秋季,四川就将有超过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我们的新英语教材,它和传统教材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带‘点读’功能,学生只需要配一支‘外研通’点读笔,就可以实现点到哪里读到哪里,相当于请了一位纯正的外教。”同时她还透露:外研社在传统出版方面,力拓科学出版、少儿出版等新领域;在数字出版方面,除了推出‘外研通’点读笔外,还有手机词典等其他电子教育产品推出。同时,更是组建了网络公司,大力拓展网络教育和培训市场。

  其实,如同外研社这样大力拓展新领域的出版商还有很多。在此次书博会现场的数码展示区,我们就看到了很多出版社所推出的数码产品。许多出版社的代表对记者表示:要在变革中,于国内出版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就必须在进行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后,开发更多贴近消费者的电子产品,以新突破和创新赢得市场认可。